上火星之前,马斯克想建一个政党拯救美国和地球
根据近期公开信息,马斯克确实在推进火星殖民计划的同时,于 2025 年 7 月宣布成立名为 “美国党” 的新政党,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影响美国乃至全球议题。这一行动与其商业布局和个人理念密切相关,但实际可行性面临多重挑战。
一、建党背景与直接导火索
马斯克的政治动作直接源于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冲突。2025 年 6 月,特朗普签署的 “大而美” 税收和支出法案大幅削减电动汽车补贴,预计每年给特斯拉造成 12 亿美元损失。作为回应,马斯克在 7 月 5 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成立 “美国党”,声称要 “结束腐败、还民众自由”。这一决策并非偶然,此前他已多次暗示对两党制的不满,并在 2025 年 6 月发起的民调中获得超 80% 用户支持创建新政党。
从时间线看,SpaceX 的火星计划仍在推进中 ——2025 年 4 月马斯克曾宣称星舰可能在 2026 年底启程火星,但政治行动的爆发点恰好在火星任务关键节点前,显示其试图通过政治手段为商业利益和技术理想扫清障碍。
二、政治主张与战略意图
“美国党” 的纲领聚焦两大核心:一是财政紧缩,主张将国债利率压至 1% 并严控政府开支;二是强化清洁能源补贴,推动能源转型。这些主张既呼应马斯克的商业利益(特斯拉、SolarCity),也与他长期倡导的 “拯救地球” 理念一致。此外,他计划通过曝光支持法案的议员、在摇摆州投入资金影响选举,试图打破两党垄断。
值得注意的是,马斯克的政治行动与其火星计划存在深层关联。2024 年,他的火星殖民愿景发生转变,从 “构建新社会” 降级为 “技术备份方案”,意识到地球的意识形态矛盾可能随人类登陆火星而延续。这种认知促使他转而通过改造美国政治体制来实现理想。
三、现实困境与专家质疑
尽管马斯克拥有 3900 亿美元身家和 X 平台的舆论控制权,但美国党面临结构性障碍:
选举制度桎梏: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和 “赢者通吃” 规则使第三党难以突破,历史上佩罗(1992 年获 19% 普选票)、罗斯福(1912 年获 27% 普选票)等案例均证明第三党难以撼动两党格局。
缺乏独特纲领:美国党的主张与共和党高度重合(如削减债务、减少管制),无法吸引中间选民。专家指出,其政策本质是 “科技万能 + 反觉醒文化” 的老套路。
选民基础薄弱:美国政治极化导致中间选民萎缩,两党支持者忠诚度极高。民调显示,60% 民众虽支持中间路线,但实际投票仍倾向于两大党。
内部矛盾与资本质疑:特朗普反击称马斯克 “因补贴被砍而行为不当”,媒体则批评这是 “资本闹剧”,认为其本质是商业利益驱动的短期行为。
四、历史镜鉴与未来走向
从历史经验看,美国第三党往往沦为 “搅局者”。1992 年佩罗分流共和党票仓助克林顿当选,2025 年专家预测美国党可能重蹈覆辙,使民主党受益。尽管马斯克声称要 “让支持法案的议员在初选中落败”,但实际操作中,他需在 40 个摇摆州完成复杂的政党注册程序,仅法律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。
目前,“美国党” 尚未公布具体组织结构和候选人名单,其未来取决于马斯克能否将资金转化为实际选票,以及是否真能提出区别于两党的革新政策。若无法突破上述困境,这一政治实验可能如历史上众多第三党一样昙花一现。
综上,马斯克成立美国党是其商业利益与政治理想碰撞的产物,既试图通过政策影响 “拯救地球”,也暗含为火星计划铺路的考量。但其成功与否,取决于能否突破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层桎梏,而非单纯依靠个人财富与影响力。
炒股咋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