芯片股爆雷了,八大投行全是熟面孔,业绩暴跌踩雷,韭菜又一波倒下
夜里十点,烧烤摊还没收,桌边几个小老板一边撸串一边刷手机,突然有人一拍桌子,嚷嚷着“芯片股又出事了,这回连大投行都栽了,咱邻居表哥前阵刚砸进去的那点钱怕是打水漂”,旁边的人手里的羊肉串都掉地上了,气氛一下子从撸串变成了数钱的心疼
芯片这玩意儿,以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信仰,打板的、长线的、跟风的,谁不是盯着半导体就是科技板块,什么“自主创新”、“国产替代”,当年说得天花乱坠,随便一个小公司贴个芯片标签,市值就能翻几倍
那会儿正经大厂小厂,哪家不在路演吹牛,员工动不动就说公司要做中国的“芯片英特尔”,老股民还记得2020年前后,芯片股涨疯了,群里天天喊“科技兴国”,家里小孩都说以后要学芯片设计,这是信仰,是全民加仓,是韭菜们的科技梦
现在变味儿了,芯片成了割韭菜的套餐,投行进来不是为了陪你发财,是来抢筹码,二季度高盛、摩根、瑞银这些外资投行扎堆买进,国内的华泰、中金、中信也都在榜上,前十大流通股东全是大佬,散户挤都挤不进去
最离谱的是,业绩下滑的公司,外资还加仓,芯导科技净利润降了3.86%,高盛却新进20万股,牛散吕强也跟着买,这操作看着就让人发懵,隔壁大为股份,净利润掉了14%,高盛又买了100万股,谁家还信什么基本面,都是比谁手快
说到新恒汇,芯片封装材料的活儿干了几十年,这回净利润也掉了将近12%,外资投行却是全员到齐,巴克莱、摩根、瑞银轮番进场,还拉着华泰、中金这些本土大哥一起扎堆,前十大流通股东,外资内资全在牌桌上,散户排队站门口
最惨的赛伍技术,净利润直接负增长365%,这数字搁谁身上都得膝盖一软,结果高盛反手就是加仓202万股,半年内总共买了364万股,成了第六大流通股东,坊间有段子,韭菜在哭,投行在笑,员工在群里吐槽:“我们干活不如炒股的能赚钱”
公司内部员工也不是傻子,这几个月天天在食堂聊的都是“绩效奖金缩水”,“老板又讲故事画大饼”,有的直接跟领导撂狠话:“股价跌成这样,工资还要压一压,是不是让我们也买点自家股票”,领导只会说“市场不好,大家扛一扛”,扛个鬼,业绩公告摆那儿,奖金泡汤,年终奖遥遥无期
微博、雪球、股吧这些地方,网友玩梗玩疯了,“八大投行抄底,散户抄家”,还有人P图把芯片股做成“韭菜套餐”,套餐A是跟高盛,套餐B跟巴克莱,套餐C跟华泰,结果全都一锅炖,底下评论区天天吵架,“你们懂什么,投行加仓就是看好”,“投行也是来割韭菜的”,不管谁对谁错,反正钱没了是真的
行业老炮看得更透,早些年大家玩的是信仰,买了就锁仓,谁都不舍得卖,现在炒的是“套利”,短线进,快进快出,谁慢谁挨宰,芯片公司自己也知道,过去吹的牛太大,业绩扛不住,管理层开会越来越多,外面风光,里面紧张,想着怎么对付机构,怎么稳住业绩,怎么安抚员工
政策风向也变了,前阵子《价格法修正草案》出来,直接冲着乱涨价、乱割韭菜的行业去的,监管收紧,市场却还在疯赚,投行照样进出自如,散户连个水花都蹦不起来,去年还有芯片公司因为价格问题被罚,新闻里一笔带过,实际影响全摊在小股东头上
普通人想避坑,得记住一个理:别看新闻多热闹,别信投行扎堆就等于稳赚,业绩下滑的公司,哪怕投行进场,也可能是分批出货,别跟着抢最后一棒,别觉得“大佬都买我也跟着买”,这年头消息早都不对称,等你知道的都是二手货
身边好几个熟人,前几年芯片股赚了点钱,这两年全还回去了,有的还搭上本金,“投行买了我就买”,结果高点接盘,低点割肉,赚到的都是手续费,股市就像小区棋牌室,永远是新手交学费,老手捡便宜
想要活得像菜市场老大爷那样,啥都不信,能拿就拿,能跑就跑,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,别信什么“投行信仰”,现在的芯片股,能不碰就别碰,真要买,得盯着业绩、盯着现金流,别跟风,别贪心,别幻想
说到底,这坑谁都能踩,熟人能踩,专家能踩,投行也能踩,唯一能保命的,还是自己留点后手,别拿身家当赌注,别把投行当神,市场永远比你想象的更无情,芯片股的暴雷,不会是最后一次
收摊回家,夜里十二点,楼下的路灯还亮着,炒股群还在聊着“芯片能不能抄底”,一群人嘴上不信邪,心里还是惦记着下一波发财,韭菜永远不死,只是换了批新面孔
炒股咋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